定投的一點心得:個股、非指數基金(行業基金)都有風險

2022 年 8 月 30 日11:08:22理財評論102

個股,不用說,不適合用定投。

非指數基金,指的是一些行業基金,比如,互聯網,醫藥(醫藥指數基金,這幾年買入的,收益很差),傳媒,這一類的。存在風險,不適合大比例投入。

主動基金,是要看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。存在風險,不適合大比例投入。

適合定投的指數基金:上證50,中證500,這一類型,也就是一攬子個股。


興全合宜與中概互聯都不適合超長線投資,我們為什么不選個股,就是因為個股有暴雷與退市的風險,而指數基金不會。(我的觀點是憑我們的智商不配持有任何一支股票)

指數基金是自有規律的漲跌,而且整體而言,多是上行的。

例如近十幾年上證50的漲幅與美股不相上下。

是不是很意外?

興全合宜,算是個股的集合,我的一切希望,過于依賴基金經理,這兩年,他連指數基金都跑不過,而且有崩的嫌疑。

中概互聯也是如此,屬于行業集合。

所以,對這兩支基金的調整是:減少定投的投入。

高了,賣出。

低了,補入。

定投這四年的一點心得:個股、非指數基金,都有一瀉千里并且一蹶不振的可能性!

2,定投存在一個很大的BUG,我設計的定投公式是年線以下大量買入,年線以上適量賣出,整體是一個增量過程。

這個BUG是什么呢?

例如納指ETF,一直在漲,幾乎就沒有年線以下的時候,盈利比例的確很高,但是問題就是市值越來越小,沒有加倉的機會。

這種超長線牛市,還真不適合定投。

我曾經想過兩個公式來彌補這個問題,

那就是按年定投。

選定投點。

例如,年線以下20%一次性買入一年的目標數。

但是也有個問題,近十年只有今年有類似的窗口期出現。

要么,下探年線接著買入。

也有問題,容易買高了。

反正,這個還需要優化,至于怎么優化,還在思考中,若是以后納指能跟A股一樣適當的震蕩一下,不再是單邊上漲了,那么就不需要再優化了。

走兩年,看看吧。

不能接著再來十年大牛吧?!

我定投這幾年,納指漲的最多,但是我拿到的市值最少。

為什么?

第一、一漲,我害怕,總覺得漲的太猛了,想提前賣掉,抄底,結果再也沒給機會。

第二、買入的時間窗口期太少,賣出的時間窗口期太多。

  • 本文由 發表于 2022 年 8 月 30 日11:08:22
  •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:http://www.muaythaidoc.com/touzilicai/7442.html
匿名

發表評論

匿名網友 填寫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