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看似是打破階級固化的方式之一,但作用已經越來越低了。
現在通過高考,能夠實現階級跨越的是少數人,比如高考的精英,這個比例很低。如果大多數人無法通過高考去改變,這個作用就是在下降。
很多大學畢業出來,收入還不如父母輩的,是經?,F象。父母輩經營一家鹵味店,或者經營一個多年的小生意,收入要比白領高很多。
高考真正的作用是逼你去學習,養成學習的習慣。
沒有上過大學和上過大學的區別是:上過大學,你系統性的學過一個專業,這個學習的過程,讓你知道世界運行的方式,你的視野會更寬廣。這也是鼓勵孩子去留學,到世界一流大學讀書的目的,讓他的更好的了解世界。
可惜的是,大部分人高考之后,或者是大學畢業之后,就丟掉了學習。
而真正的學習,其實是大學畢業之后,那才是最需要學習的時間段,去補足象牙塔與實際社會的偏差。
高考,只是一個人學習旅途上,很小很小的瞬間而已,把視角放長,心態就會更平靜一些。
關于高考沒什么好說的,不過,在選擇大學填報志愿,選擇專業上,有一個忠告是:
若無家底,勿學純文科。 ???
哪些是純文科:歷史,哲學,政治,國際關系。
不要看很多有錢人都是學歷史哲學政治國際關系的,王思聰好像也是。他們學這些東西有用,普通人家孩子學這個東西純屬浪費時間。
年輕人代表未來,乘著時代大潮,超越父輩幾乎是必然的。
一個自食其力、自得其樂、自我實現的孩子,自然會找到生命的出路。
家庭教育就是把過程做充分,但問耕耘,不問收獲。不問收獲,并不是對收獲無所謂,而是堅信收獲是必然的,因此不太在意短期得失。
你們想一下,每年高考,網上為什么都在討論作文題呢?因為對于大部分工作的人來說,作文題已經是唯一看得懂的題目了。